2017 / 5 / 19

別的地方聽不到的實務分享

 

作者:兒科 楊千慧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基層醫療如何做得更多、更好?

 

到基層診所工作已經五年多,剛結束醫院的訓練,踏入基層後才知道,自己在醫院的經驗,只是整個醫療大海中的一部分,大醫院外的世界,其實非常精彩。各有限制,也各有發揮的空間。

 

有的人說,在診所工作就不要想這麼多,反正民眾都只迷信大醫院,但就我幾年的觀察,發現並非如此,許多深耕基層的前輩,其實跟社區培養了深厚的醫病關係。所以我一直很好奇,自己在基層該如何做得更多、更好?

 

基層醫療的部分,在整個醫學訓練中的比重很輕,許多前輩都是到社區中,嚐盡酸甜苦辣,才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。

 

目前醫療界的教育訓練或研討會,很少著墨在「基層醫師如何在現有體制下,提供社區民眾更好的照顧」這個主題,所以非常感謝新思惟舉辦這次的論壇,邀請到各個在基層中「闖出自己一片天、也提供民眾更好服務」的醫師們,分享在這條路上的務實經驗,讓人一次看盡「醫學生涯的各種可能」。

 

本人因事錯過前半場(真可惜),因此就下半場基層醫療診所的部分,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 

 

優質服務,團隊穩固不可少。

 

許多人提問與團隊經營相關的問題,多位講者也都是從血淚斑斑的經驗中學習到的,例如:跟對的人合作、避免表面的和諧、凝聚共識願景、讓團隊成員有成長機會、對未來有期待,並讓團隊能獲得在實際上與心理上的合理報酬等,這些經驗都不是短短幾句話能夠說得完。

 

我想許多事還是需要自己去經歷,但講者們無私的分享的確提供了心理準備,希望能減少未來流血流淚的機會與嚴重程度。

 

 

專業與持續更是一切的根本

 

多位講者的共同點,都是很清楚自己的限制與特色在哪裡,並且不計一切代價,持續的學習。與會者提問關於資金的籌備方式,有的講者自知資金有限,選擇與人合資;有的則是東借西借、東湊西湊,訂好停損點;有的在風險償還計算後,選擇借款負債。

 

資金很重要,但專業與持續更是「讓夢想成為可實現的理想」的根本。

 

 

重視與民眾的接觸、接地氣。

 

診所家醫科出身的林禹喬醫師,擁有家醫科預防醫學、慢性病照顧、各科一般疾病照顧的專長,又為了能提供優質一站式服務,努力學習耳鼻喉科處置、超音波等技術。

 

持續跟社區的重要節點合作,舉辦多場篩檢、諮詢活動,即使只是疫苗注射,他也重視每個跟民眾接觸的衛教機會,才讓民眾漸漸感受到他的用心,認識他這位看起來年輕的醫師,讓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這間診所,產生信任關係。

 

 

從病人的需求,優化就診經驗。

 

楊博因醫師除了中醫專業上的高超針灸技術以外,對病人需求有很強的敏感度,才能夠提供適合不同病人的療程建議。他優化病人就診體驗的努力,一直到目前仍然持續,包括在場許多人提問的一般診並行預約診,也是不斷嘗試,才調整出適合門診進行的時間表。

 

 

明確的專業目標,不只洗腎而已。

 

腎臟內科葉時孟醫師,對洗腎病人有明確的照顧與衛教目標,除了洗腎之外,也採取能減低病人感染與其他風險的措施,讓一位有氣切的洗腎病人成功擺脫氣切,這就是專業的展現。

 

他在大家都形容洗腎診所已是紅海不宜踏入時,有計畫地做足準備才離開醫院,雖然一開始找地點時,就遇到許多挫折和額外的開銷,他持續在「硬體、軟體、地緣、連結」上努力,有專業支持,才能在體制內尋求極大化、持續提供洗腎病人優質醫療。

 

 

紮實訓練,從母親的角度出發。

 

黃子玶醫師在院內兒童中醫的紮實訓練,讓她在基層上游刃有餘。她創立親子中醫診所的契機與她身為媽媽的角色有關,也找來了許多同樣生兒育女的媽媽中醫師們一起努力,除了可以互相配合兼顧家庭生活以外,「媽媽」的身份也是一個專業角色,更能從切身的角度出發,提供好的親子中醫治療。

 

在診間只要遇到不同家長提出同樣的問題,她就寫在紙條上,寫成衛教文章發表,持續下來也促成許多跨界合作的契機。

 

 

You see only what you know

 

我有幸在十年前曾因實習,跟過張東曜醫師的高危險妊娠超音波,當時他的專業已是學生們口中的超音波傳奇達人,今日聽張醫師的分享,才知道他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。

 

台上的張醫師對胎兒醫學的熱誠絲毫未減,成立台兒訓練所熱心教學,持續達人之路,聽來同樣令人如沐春風。「You see only what you know」這句話真是強調專業與持續的最好金句。

 

 

跨專業合作照顧「生活習慣病」

 

陳宏麟醫師在小鎮能提供優質糖尿病與慢性病整合照顧,過去在醫院、在急診、在衛生所的工作,都累積了不可或缺的專業經驗。

 

他的團隊人員也是從當地培養出來,提供的照顧也是一樣一樣嘗試出來的。基層診所除了一般門診與衛教,這些多元的可能性竟然都能實現,包括控糖一日營、還有食堂、健身房,也有糖尿病人的團體診、整合營養師一起進行的病人自主決定門診等,實在很驚人。

 

 

意義、報酬、適性、適才

 

論壇中提供了各種不同的、已實現的可能性給我們參考,也許每個人的實踐方式與步調都不同,也不一定都得大刀闊斧,要如何適自己的性?適自己的才?想法實際嗎?也許論壇中提供的兩個問題可以供我們思考:
找尋意義的提問:「這是我想做的事嗎?」

有合理報酬的提問:「做這件事可以獲得什麼報酬?」

 

「用想的永遠不會開始」,最終還是得環顧自己的狀況去嘗試。感謝這次的論壇所給我的啟發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