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5 / 22

未來的目標有了更多的想像

 

作者:高醫附院 小兒血液腫瘤科 曾育昇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總覺得每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卡關時,都能在新思惟得到解答。

 

 

該出走還是留下?

 

今年初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繼續留在醫學中心工作,院內長輩的意見,大都是「你訓練這麼久,出去很可惜,而且在基層沒辦法發揮你現在的專長」,或是「你到外頭去受聘,其實也沒有那麼好,在留下來熬過幾年,拿到教職就比較好過了。」雖然被慰留,多少感到一些虛榮,但讓我想離開的因素,並沒有消除,只好積極地做些研究和準備。

 

在診所開業的學長告訴我,所有曾經受過的訓練與磨難 其實不會白費的,一定會用得上,也鼓勵我認真做,還是會有所收穫,話雖如此,心裡卻還是有些不踏實,這時,校長正好推出《醫學生涯的各種可能》論壇。

 

 

未來的目標有了更多的想像

 

社會的變動越來越快速,專業的分界也越來越模糊,在日常的工作中仍然常常感覺到自己的不足,醫師即使選擇專注在醫療上,卻也不僅僅是忙於看診或做研究,在臨床上我們需要適度地運用網路行銷自己,需要利用簡報做衛教。

 

看到陳宏麟院長的診所,更是覺得以前在學校學的十分不足,因為好的照護模式其實是要深入並改變患者的生活,要讓他們有一個可近性高,且有人帶領的模式,不再是以前醫師一句:要運動!就可以帶過了。我們要懂吃、懂運動、懂生活才能照護健康而不只是照顧疾病。這也讓我在未來的目標有了更多的想像。

 

 

寶貴經驗,加深信心。

 

下半場講者們的分享,對我來說收穫最大,因為這是我之後要走的方向,也安慰了自己:其實很多前輩離開前一份工作,也未必是計劃中的事。

 

有可能是醫院內鬥、被行政相驗搞得很煩、對評鑑感到作噁,或是想要陪伴小孩。聽了這些經驗分享,覺得自己想離開的理由也沒什麼大不了,更不需要感到惋惜,畢竟前輩捨棄的比我多更多。

 

在診所已經比超商多的時代,要有自己特殊的專業,就像張東曜醫師一樣,即使沒有招牌,媽媽們依然絡繹不絕。如果選擇做基層的照護,則要學習林禹喬醫師深入社區,了解患者的需求,或是如陳宏麟院長和社區做深入的結合,不只照顧疾病,更積極帶入健康。

 

 

做我想做的,拿我該拿的。

 

十分感謝蔡校長,邀請了十位在不同領域都做得十分傑出的前輩,而且在課程的安排上更可以見到新思惟的細心,兼顧台下做大夢,以及做小夢的需求。

 

想要在歷史留名,想要走出台灣,可以學習早上課程的蔡董事長或是林院長,想要先改善台灣在地的生活,則可以學習下午課程的六位講者。

 

最後呼應蔡校長一開始課程引言說的:「做這事要幹嘛?當這件事是我想做的事,做這事可以獲得報酬,那就值得去做。」我們以前總是被教育要犧牲、要奉獻,少拿一點是應該的、值得的。

 

但其實要想出一個能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,並同時完成夢想,才是最美好也是最持久的方法,賺錢並不可恥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